杨二

Machine repeats, Human creates

三味书屋

(一)

时至今日,渐渐意识到,书之于我,可以说是生命之不可或缺。究其渊源,或与儿时的生活,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。

我家有个书店,几与我同岁。说起小时候,怎么也绕不过它的存在。

最初,店小,所以只能叫书屋。再确切点,应该是“小木书屋”。对它的记忆,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的。当时的书屋,镇上仅此一家(目前也是)。天一亮,父亲便把店门打开,然后将两个大大的窗户木板支起,便是开张了,春夏秋冬,每天如此。大大小小的书籍杂志用夹子夹住,再用铁丝串起,挂在了玻璃窗内,从上到下,一排一排,花花绿绿的:从外面看,书屋更像个小杂货店。可以说,自小我便比其他孩子有学习资源的优势,但上帝是公平的:小时候的我,患有儿童多动症,在书本面前,根本坐不住,时间稍长,就或走神,或犯困。那时的自己常常幻想:要是那些个花花绿绿的是玩具和零食,该有多好!

说起多动症,其实是被哥哥“传染”的。起初,我没有病,见哥哥常常“挤眉弄眼”,我跟着学,也就“自成一家”了。后来,父亲决心让哥哥休学治病,本就对上学毫无兴趣的我,见此机会,“学”得更加起劲,简直“青胜于蓝”,便以此要挟一起休学。父亲是懂我的:不就是想玩么?批了!之后的日子却让我傻眼了:父亲带哥哥寻医治病,却把我扔在了书屋里“看门”,最要命的是,我与同龄的小伙伴已经脱节,根本就不能好好玩耍。上帝又是公平的,傻眼的处境迫使我安静下来,先是拿书屋里的卡通漫画看,什么三毛流浪记,老夫子,等等被我翻了个遍之后,又打起了童话书的主意,什么格林,安徒生,郑渊洁,又被慰问了个遍。那时的自己识字不多,经常出现的一幕就是:童话书与字典并排,遇到不懂的字便按照上面的拼音查字典。就这样,慢慢地,发展到最后,竟然能捧着字典当书看,饶有兴趣地坐上一整天:我的病有救了,书屋功不可没。

回到学校,本该四年级的我插到了三年级,好玩的事情开始了:相比其他同学,我识字多,学起来也就快,良性循环,很快地便由小学渣逆袭成小学霸,没错,就是那种天天玩却还能顺手拿第一的怪胎。然而,好景不长,毕竟年龄小,不懂得事情的因由,上帝还是公平的,小学一毕业,便打回了凡尘:肚子里那点墨水不够用了,学习开始变得吃力。恰巧,书屋开始转型,从木屋搬到了街对面,可以勉强称之为书店了。地方大了些,书的种类也就多了些,包括一些恰好能派上用场的教辅书。上了初中,便有意识地找些弥补自己弱科目的教辅来用,学生生涯又开始变得顺水顺舟,课余时间多了起来,那段时光,想想都是美好的:书店离学校很近,却常常迟到,无所谓,趁着跑早操经过书店门口的时候,跐溜一下就能混到队伍中,神不知鬼不觉(至少看上去是这样);临近考试,都在临阵磨枪,我自然也不落后,背课文的时候也不忘了想着书店里有哪一期杂志还没有看过,是的,包括凤姐常说的《故事会》;考试上战场,别人大包小包的书——就像炸药包——都带上,生怕漏掉重要的知识点,我就一支笔,一个准考证,最多考数学时再加个尺子演算纸什么的,轻松上阵。日子好得就差早个恋什么的了。当然,学海无涯苦作舟,我也并非一直这么嘚瑟,有时也栽跟头,但通过书店里的教辅有重点地练习,还是能及时跟进。其实,现在想想,当时的书店就是我的家庭教师和课余玩伴:课业紧的时候,能够给以重点指导,课余又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。良师益友,不过如此。

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,我的高中时代是在远离家乡的县城度过的。与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一样,这是一段灰色的时光,远离了家中书店,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。有时也在县城的书店闲逛,却再也找不回在家时的感觉。唯一的宽慰便是每月回家能看到书架上多了许多新面孔,顺便背着父亲拿上几本回来偷着看。就这样看完了路遥的《平凡世界》《人生》,余华的《兄弟》《活着》,周国平的《岁月与性情》,还有《鲁迅全集》《古文观止》…直到有次课上看《三国演义》被班主任发现之后,才有所收敛。记得那时看过一本书,《世界是平的》,印象比较深,以至于后来大学专业选择了软件工程。想想还是挺奇妙的,虽然远离了书店,但它还在时不时地影响着我,甚至帮我决定了努力的方向。

本来就和书店若即若离,大学后来了个更彻底的:每年也就一两次机会回家。面对本可以五光十色的生活,我却时常躲到学校图书馆呆上半天,或许是因为直到那时,还对书店的感觉依依不舍,而图书馆是最接近这种感觉的地方。时隔时间长了,每次回家都能明显感觉出书店的变化,地点又换了,书架又多了,课外读物越来越少了,教辅书越来越多了,来书店看闲书的人越来越少了,带着目的来买书的人越来越多了,但书店的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。虽然不知道书店的变化是好是坏,但有一点可以确定,儿时呆在书店的感觉,已经一去不复返。好在曾经拥有,重要的不是环境,而是心境,一本好书,就可以把自己拉回当初的感觉,这种感觉能让一个人或充满希望,或充满斗志,或心存善意,或兴趣盎然地不断探索未知。真的,不骗你,我大学毕业时,就完成了一次看似不靠谱甚至不可能的事情:单人单车,一路借宿,从南方骑到了北方,骑行一个月,2500 公里,与其说旅行,不如说是探险。后来有很多人联系我,请教攻略什么的,其实许多人不知道,我的行李包中有一本薄薄的书,书名叫《老人与海》。

(二)

书店给予我的,并不在于识了多少字,读了多少书,虽然这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,这个过程培养起的:对知识的谦卑,对自然的敬畏,对生活的热爱,对人生的坦然

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,好像是鲁迅先生写的: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。具体内容已记不得了,只是觉得“三味书屋”,这个名字挺有意思:三,在古文中并不单指具体数字,更多的时候是代表多的含义。三味,也就是多味,就像人生,酸甜苦辣咸,挨个尝个遍,方知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味。也许以后我也会有家书屋,就叫“三味书屋”,空间不大,但有味,书不多,但有品。人来人往,进来坐坐,歇歇脚,也是不错的。

(三)

哦对了,家中书店的名字是“春华书店”,虽至今也不知父亲为何取名“春华”,我的名字里也有个“春”字,这就是命,也许是吧…

my father and bookstore

相关链接